
6月15日下午,工程训练中心党总支计算机基础教工党支部在工训楼307开展“微党课人人讲”活动。本次活动由程静老师主要以《沂蒙山小调》歌曲背后的故事,重点讲述红歌背后鲜为人知的党史。
沂蒙与井冈山、延安是我国最重要的三大老革命根据地,沂蒙更是被后人誉为“两战圣地、红色沂蒙”。《沂蒙山小调》这首歌诞生于山东临沂,它的前身是1940年,由驻沂蒙山区文工团的团员李林和阮若珊等人采集创作的《反对黄沙会》,雏形是沂蒙山区的花鼓调。后来,人们根据形势的不断发展,又对歌词内容相继做了修改、充实和完善,渐渐地把反对黄沙会的词句换成了抗日救国的内容,给歌曲注入了更强的时代精神。新中国成立以后,1953年秋,又将原来歌词中的抗日主题,改为歌颂家乡的主题,后面又添加了两段歌词,这就成为了现在我们听到的《沂蒙山小调》。
程静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欣赏了这首歌曲,在音乐声中大家都又沉浸到那段革命历史中,通过歌声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战火交织年代中传承下来的斗志昂扬、乐观向上的革命主义精神,这些歌曲是民族精神的传递,让红色歌曲代代相传,唱遍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