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2022年第十五届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校内选拔赛线上评委会成功举办,来自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环境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等7个学院的70项作品参与了此次校内选拔赛。经过激烈角逐,其中7项作品获得了一等奖、14项作品获得了二等奖、21项作品获得了三等奖(获奖名单详见附表),并择优推荐15项作品代表我校参加今年6月初线上进行的初评。
本次校内选拔赛采用评委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评审,评委由校内专家老师组成,参照国赛竞赛规则,公正客观评审。评委根据线下初审情况和线上评委会讨论结果,最终确定了各项作品排名次序和推荐名单。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竞赛紧密围绕“双碳”战略目标等国家重大需求,充分体现“节能减排,主动作为;实践创新,交融育人”的精髓以及“点亮生命,绽放生命”的价值追求。
工程训练中心
2022.5.16
附表.2022年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校内选拔赛获奖名单
排序 | 项目名称 | 队长 | 获奖等级 | 是否推荐 |
1 | 基于共晶镓铟合金柴油机排气过滤系统 | 杜悦 | 一等奖 | 是 |
2 | “亮洁如新”——内循环式微纳米气泡洗衣机 | 姜燎亮 | 一等奖 | 是 |
3 | “多源蓄冷”自然冷源风光互补基站降温系统 | 王子卓 | 一等奖 | 是 |
4 | 冷量仓库——模块化新型复合相变蓄冷系统 | 马耀立 | 一等奖 | 是 |
5 | 环保助手—智能废弃物识别回收系统 | 王少恒 | 一等奖 | 是 |
6 | 蓄热“待”发——蓄热型太阳能热电转化系统 | 朱文迪 | 一等奖 | 是 |
7 | “氨”驰电掣-电厂夜间冗电等离子体高效“氨基”储能系统 | 李望秋 | 一等奖 | 是 |
8 | 绿屋-基于数字孪生的风光互补发电氢储系统 | 郑伊扬 | 二等奖 | 是 |
9 | 贴身卫士——基于相变材料的人体核心区失温储能防护服 | 李鑫 | 二等奖 | 是 |
10 | 基于光伏能源的节能自烘干折叠晾衣套装 | 刘垚君 | 二等奖 | 是 |
11 | “污”以类聚—基于TensorFlow的垃圾分拣机械臂 | 王书航 | 二等奖 | 是 |
12 | 循环利废,温情燃烧——分布式厨余垃圾热炭联产系统 | 张彭垒 | 二等奖 | 是 |
13 | “疫”网打尽-智慧节能照明消杀教室 | 王轩 | 二等奖 | 是 |
14 | 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垃圾分拣车 | 高傲博 | 二等奖 | 是 |
15 | 硫自养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氮硫废水 | 胡浩 | 二等奖 | 是 |
16 | 冰氢玉洁——新型复合固态储氢系统 | 王世杰 | 二等奖 |
|
17 | 一种溶液吸收及水蒸气压缩热泵污泥烘干设备 | 黄永俊 | 二等奖 |
|
18 | 新型冷热联产联控热泵烘干装备 | 刘徐腾 | 二等奖 |
|
19 | 基于双碳减排战略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建筑系统 | 张欢 | 二等奖 |
|
20 | 绿色“锌”能源——高性能石墨烯锌离子电池 | 李俊毅 | 二等奖 |
|
21 | 咽采助手-用于核酸检测的五轴鼻咽拭子采样机器人 | 陈松 | 二等奖 |
|
22 | 取水有道—绿色空调除湿系统 | 杜潇涵 | 三等奖 |
|
23 | “瓷旧迎新”环保紧凑式钧瓷烧制系统 | 张宏曼 | 三等奖 |
|
24 | 基于能源多利用的风光-氢耦合发电系统 | 刘玉娟 | 三等奖 |
|
25 | 新型旋流太阳能槽式集热器 | 翟羽佳 | 三等奖 |
|
26 | 低能耗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优化设计智能解决方案 | 张笑薇 | 三等奖 |
|
27 | 衣旧有爱-智能衣物回收柜 | 程世凡 | 三等奖 |
|
28 | 用于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的低功耗气动按摩外骨骼 | 李日浩 | 三等奖 |
|
29 | 基于点胶喷墨成型技术的OLED柔性发光半导体 | 向慧健 | 三等奖 |
|
30 | 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避障高效水流发电机 | 邹世川 | 三等奖 |
|
31 | 气凝胶玻璃的节能减排潜力分析 | 严佳敏 | 三等奖 |
|
32 | 最后一公里—便携式共享折叠代步车 | 黄芝杰 | 三等奖 |
|
33 | “智温”——基于深度学习的海洋温差发电系统 | 杨阳 | 三等奖 |
|
34 | 用于地下线缆检测的智能仿生软体机器人 | 刘雨琪 | 三等奖 |
|
35 | “泵”到天花板-燃气推动 | 雷永奎 | 三等奖 |
|
36 | “韬光隐热”光热协同催化降解R134a系统 | 牛喜龙 | 三等奖 |
|
37 | 基于数字孪生的低功率五轴数控加工系统 | 胡鹏超 | 三等奖 |
|
38 | 厌氧消化和CANON组合工艺处理氮肥废水 | 赵子睿 | 三等奖 |
|
39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可燃冰开采与储存系统 | 李嘉政 | 三等奖 |
|
40 | 校园空气细颗粒物(PM2.5)分布情况研究 | 冯湘洋 | 三等奖 |
|
41 | 魔冰--新型二氧化碳气肥技术及装备 | 陈冲 | 三等奖 |
|
42 | 电机卫士-多维降能减耗与寿命评估系统设计 | 张梦瑶 | 三等奖 |
|